面對少子女化,莫濫發現金;
解決少子女化,請衛福部修「兒權法」推動公共托育!
托育政策催生聯盟 / 記者會會後新聞稿 2017.04.19
托育政策催生聯盟今日召開記者會主張,衛福部少子化辦公室應修訂「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效法教育部推動廣設非營利幼兒園,也為0-2歲幼兒廣設公共化居家托育。中央政府已經針對學齡前幼兒每年發放超過一百二十億元的現金補助,生育率還是持續下跌,若少子化辦公室再加碼發錢卻沒推動公共托育,一樣不會提振生育率。
托育政策催生聯盟召集人劉毓秀強調,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台灣的婚育離職、帶孫離職都太嚴重,導致女性在育兒、辭職與家庭經濟之間矛盾煎熬,造成女性就業率與生育率雙低的國安危機。衛福部要先把問題分析清楚,能維持女性的就業並分攤女性育兒照顧壓力的,才是有效的催生政策。教育部2011年訂定「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第9條設置2-6歲的非營利幼兒園,決心推動公共化。因此托盟呼籲,衛福部現在就應該仿效教育部,也修訂「兒權法」,設置0-2歲的公共化居家托育。
台灣家長教育聯盟理事長謝國清指出,衛福部現在說要發錢補貼家長送小孩去讀私立托嬰,但這種做法跟十二年國教補貼私立高中職、幼兒園補貼五歲讀私立一樣,都無法保障托育和教育品質,甚至造成私立變相漲價、業者自己收下補貼、品質卻沒改善。過去太多這種錯誤的補貼政策和歷史後果,錢發了又再也收不回來,請政府不要再用錯方法。
台灣女人連線常務理事黃淑英也呼應,從民國89年到99年教育部的私立幼兒園幼教券相關補助就發掉265億元,結果生育率從1.685下降到0.895,根本沒有解決低生育率問題。衛福部101年起發未就業育兒津貼和爺奶津貼,生育率現在也還是在1.17徘徊,可見現金發放根本沒有辦法滿足家庭需求,政府這樣就想催生根本是不切實際的。
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分析,台灣的官員常常用0-2歲九成都是家長自己帶,來主張不要公共托育、只要發錢催生。但根據研究,台灣媽媽如果賺得比爸爸少很多或家庭所得太低,幾乎都變成辭職自己照顧,但如果媽媽賺得多、家庭所得高,各種托育方式就非常平均。所以在家自己顧並不是台灣女人的普遍喜好,辭職回家是因為女人沒有選擇,或經濟大權不在自己手上,所以被家人要求犧牲。衛福部如果不改善0-2歲的幼兒照顧難題,不支持女性職涯發展,只找有錢女藝人來訴求大家多生,不會有用。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理事長簡瑞連說,她代表基層教保工作者要提醒政府,最近看到許多爸媽帶著小孩,為了找公共托育要登記、排隊、抽籤,疲於奔命。公共托育真的必須再擴大,好讓家長敢生小孩。多年來政府發錢補貼私幼,結果收費不斷調高、教保人員薪資還是很低、又被業者抱怨增加行政作業、生育率也沒有提升,發出去的錢形同「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何況工會最近調查發現,中南部私立托嬰中心薪資是21k到24k之間,不改推公共托育,根本無法留住人才。
台灣勞工陣線研究員張烽益說,台灣人低薪、工時過長、小孩還要補才藝到晚上九點。家長過勞、小孩也過勞,年輕人當然不敢生。這個惡性循環,絕不是只發錢可以解決。事實上,未就業育兒津貼、爺奶津貼、五歲免學費這些現金補貼政策,每年加起來已超過一百二十億,仍沒有實質幫助。衛福部如果再加碼發錢,就是便宜行事。所以少子化對策辦公室除了考慮提高層級,甚至應考慮逐步取消無效的津貼政策。
托盟召集人劉毓秀補充,托盟一再強調催生政策的四大原則:支持父母兼顧工作育兒、讓家長負擔得起養兩個、政府負擔得起普及提供、托育人員也要合理薪資。現在就是公幼、公共托嬰中心對於政府太昂貴,以致設不起、患寡又患不均、看得到吃不到。教育部已開始改推非營利幼兒園,建議衛福部也開始修法、訂定子法,比照非營利模式,遴選優良居家托育成為公共化服務,以滿足家長對平價、優質、普及托育服務的需求。
新聞聯絡人:托育政策催生聯盟 發言人 王兆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