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24年4月3日

【會後新聞稿】240403 新政府新挑戰,補居托中心三缺,救保母人數與薪資雙低 居家托育服務的質與量亟待升級


新政府新挑戰
補居托中心三缺,救保母人數與薪資雙低
居家托育服務的質與量亟待升級

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2024年兒童節政策建言







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召集人劉毓秀說明全台灣有27,281名保母,照顧43,701位孩子,由各縣市各區域共計71處居托中心提供保母的訪視輔導、家長媒合諮詢服務。而跨國研究顯示,工時長職場僵化的台灣社會,保母托育是支持父母雙薪就業「頭過身就過」的關鍵政策。但,托育服務的品質跟量能都亟需再升級。他提出五項訴求呼籲衛生福利部:第一,應重新定位居家托育服務中心的功能與角色,讓居托中心回歸訪視輔導專業,一直走歪,不會有好的成果。第二、應邀集有實務經驗的居托中心督導參與研議建置訪視指引與指標,並進行全國訪員培訓課程,拉齊各居托中心的訪視標準,做到精準訪視,讓全國各地中心訪視輔導都能夠到位。第三、應以實際、持續、有效的作為,建立地方社會局處與居托中心的密切合作,共同成為「托育安全守門員」,居托中心訪員提出訪視評估報告,地方政府應依據居托中心實務判斷,即予保母相應的處置,切實改善有風險的照顧行為與環境,預防危機發生。第四、應翻倍加碼保母獎助金,替保母加薪,並廣為招募優良人才加入保母行列,不只保母,訪員的薪資也該被提升。最後,他強調,衛福部應依據前述四項解方修改現行「直轄縣市政府居家托育服務中心執行業務處理原則」,這些作法能夠為居家托育制度重新定錨,有效解決亂象,建立可長可久的美好制度,盼望能讓台灣居家托育從惡性循環轉化為良性循環,疼惜剴剴別讓他白白犧牲。



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發言人黃喬鈴說明台灣居家保母管理制度始於2008年「保母托育管理與托育費用補助實施計畫」計畫授權各地方政府委辦相關單位成立「保母系統」,就像現在的居托中心,當時還同步訂定「居家托育管理實施原則」,賦予督導和訪視員權限,訪視發現問題後,立即輔導保母改善,如未改善,得請保母退出系統,這套制度起初運作良好,但走到今天「居家托育服務中心」及「訪視輔導的功能」逐漸被弱化。他呼籲中央政府應負起責任,讓居托中心回歸訪視輔導專業、並彙整16年來第一線督導訪員累積的經驗,製作成訪視指標與指引,讓全國訪員都能做到精準訪視。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居家托育部組長李庭欣以防毒軟體形容居家保母管理制度,訪員發現病毒並排除病毒,保障家長跟孩子的托育安全。但現況是,訪員無法有效訪視,因為「居托中心定位不明」,各縣市政府容易塞工作給中心,例如請中心協調保母與家長的履約賠償事宜,錯置專業、壓縮訪視時間。再來,訪員「缺乏訪視工具」,中央僅提供6大項訪視觀察指標,難以有效察覺危險,他以婉如基金會為例,基金會透過多年經驗,建置7大觀察面向、25點觀察指標作為工具,盡可能不遺漏重要的觀察面向。「發現問題後,成功輔導改善很重要」但中央未提供支持,導致有訪視專業的居托中心無法和有公權力的地方政府合力排除風險。他呼籲,中央應掌握、支持中心與地方政府共同合作,才不會讓制度落實到各縣市各行其是、多頭馬車的混亂局面。



台灣勞工陣線副秘書長楊書瑋提及保母托育政策是勞動與托育政策的最後一哩路,照顧應該公共化而非自由市場買賣,公共化則需要國家確保品質,量能也需關照。但現況是,保母人力荒,導致家長先求有,再求好,部分縣市保母薪資更低於基本工資,導致年輕人不願意投入,新血進不來。他呼籲國家角色應積極介入,創造托育工作機會,也要確保勞動有品質、有尊嚴,建立完善的保母制度才能讓幼兒、保母、家長、國家四贏。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理事長郭明旭點出居家保母跟訪員的工作困境,保母工作相對封閉,情緒波動往往被忽略,應建置喘息機制,尤其針對全日托型態。為有效察覺保母情緒且獲得紓解,政府應挹注資源讓協力圈發揮名符其實的協力作用,這比仰賴訪員訪視更有效果。再來,居托中心訪員薪資低、工作量大、流動率也大,導致訪員沒時間與保母建立信任、合作關係,引發一連串惡性循環。他強調托育制度應回到對居家保母跟訪員的支持,建立彼此互助支持的能量。




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以家長身分分享,當初找保母時透過居托中心跟商業網站,中心介紹的保母雖然不在住家附近,但實際拜訪後非常符合需求。雖然沒見過訪員,但感受到保母跟訪員很熟悉,例如,保母分享訪員到家幫孩子做發展檢核,顯示小孩交給保母照顧,而保母也有受到支持,而感到非常安心。他認為保母托育管理制度發展多年、潛力無窮,中央政府應正視自己統籌、帶領的角色,提升訪員薪資、調整工作量,訪員的訪視專業更值得投入大量資源建置訪視指標與指引,讓托育制度發展更好,希望這些正向經驗可以發生在全台灣的家長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