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都托育制度期中體檢:
保母低薪、保母老化、公幼時間不完整
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 2025.03.31兒童節前夕
2025年4月,也是六都市長上任兩年半的時刻。台灣六都是雙薪家庭最多的都會地區,而雙薪家庭最需要的就是完善的托育制度。因此,托育及就業催生聯盟趁兒童節前夕,揀選了三個托育制度指標,為六都現況辦理一場「期中體檢」。這三個托育服務指標分別是——六都的保母人員是否低薪?保母人力是否老化?公幼服務時間是否正常化?
這三個指標的重要性在於:第一、賴清德總統的政見「國家希望工程:投資未來世代」中,第一項目標就是要讓0-3歲家外送托率提高到36%,確保支持大量的雙薪家庭。但0-3歲的主力托育服務型態是居家式托育,也就是一般口語所謂的「在宅保母」。如果沒有充足的在宅保母人力提供服務,將難以衝高家外送托率;但同時,假如在宅保母「薪情難看」,當然就沒有人要做這一行。而在宅保母的薪資水準,依法乃由地方政府訂定,所以必須檢視地方政府,是否有效提升居家托育人員的薪資?
第二、早在五年前,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就大聲疾呼:我國保母人力正在嚴重老化,保母恐迎來斷崖式的退休潮!2020年衛生福利部的數據顯示,登記在案的兩萬七千名保母中,五十歲以上約占六成,六十歲以上多於兩成,七十歲以上也有兩百多人。也就是大多數的保母,都即將或已經進入退休年齡了。如果保母新手進不來,保母人力將在十年內斷炊。現在,過了五年,我們想知道,地方政府有在招募人力嗎?保母人力老化的狀況改善了嗎?
第三、公立幼兒園是許多家長抽籤、排隊的首選。公幼教保人員的薪資及勞動條件,也遠高於私立幼兒園或準公共化幼兒園。但是絕大多數公幼的致命傷是——每天四點就下課、寒暑假幾乎不提供服務,因為公幼的作息時間要比照國民小學。然而,這完全違反現代雙薪家庭的托育需求!也因此,教育部2024年起編列一年10億元的經費,並制定「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公立幼兒園辦理延長照顧服務作業要點」,鼓勵公幼全面開辦四點以後及寒暑假的延長服務。公幼由地方政府主責辦理,教育部雖然補助經費,但我們想知道,六都公幼時間完整化的達成率如何?
指標一、保母薪資漲幅遠低於各行各業。台北、台南保母,加薪相對最慢
我們調查數據後發現,六都的在宅保母,薪資調漲速度真的非常緩慢。六都從2018年實施保母定價制度,上路至今,地方政府規定的每名幼兒收托單價增加金額,最低者為高雄市 800 元,最高者為桃園市 2,000 元,新北市 1,500 元,其餘皆為 1,000 元,詳如下表。
表一、六都在宅保母日間托育服務定價,2018及2024比較表
若以每位保母平均收托 2 名托兒計算,並將六年來的收費漲幅平均在每一年,可知保母月薪每年平均的加薪額度只有:高雄267元(1600÷6),台北、台中、台南 333元(2000÷6),新北 500 元(3000÷6),桃園667元(4000÷6),相當「薪酸」。
那其他各行各業呢?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的統計,2019年至2023年六都工業及服務業薪資每年平均的月薪漲幅,平均由高至低為:台北市 1,635 元、台南市 1,404 元、桃園市 1,154 元、台中市 1,019 元、新北市 865 元、高雄市 692 元。將保母的薪資漲幅,與其他各行各業的薪資漲幅相比,如下圖一。
圖一、保母與其他行業,每年調薪幅度差異
將兩者的薪資漲幅相減,在台北市,只要每過一年,保母的月薪就會比其他行業少 1,301元!台南市則是每年少1,071元。其餘則是台中市每年少 686 元、桃園市每年少 487 元、高雄市每年少 426 元、新北市每年少 365 元。年復一年,保母的薪資處境越來越弱勢,薪資差距不斷擴大,其中又以台北市、台南市的薪資差距最為嚴重。
我們認為,幼兒托育工作者的每月收入,一年如果只調薪333元,是完全不能接受的超低數字。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呼籲,台北市和台南市的保母調薪速度尤其太慢,這兩個縣市應該立即將日間托育定價調漲至少1000元,彌補過去幾年來虧待保母的失誤。日後六都地方政府皆應參照其他行業的薪資漲幅,定期給予保母合理調薪。
指標二、保母人力老化問題,依舊嚴峻。台北市保母最老,但新北、台中老化速度最快
保母低薪,自然讓年輕人不敢當保母,也導致高齡比例逐年攀升。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五年前就一直呼籲,政府必須盡快擬定政策,吸引新血投入保母工作。
根據衛福部統計,2024年全國共有 27,392 位保母,收托全台 46,458 名幼兒。且其中有九成托兒皆為在宅保母所照顧,顯見在宅保母乃我國居家托育主力。然而,如此重要的照顧人力卻面臨極為嚴峻的老化危機。六個直轄市在宅保母 50 歲以上人員佔比,由高至低分別是:台北市 78 %、新北市 71 %、台南市與高雄市皆為 62 %、桃園市與台中市皆為 61 %。檢視六年來保母 50 歲以上佔比的改變趨勢,如下圖二。
圖二、保母人力老化情形,2018及2024比較圖
與六年前相比,新北市、台中市在宅保母 50 歲以上人員佔比整整多了 14 %,桃園市增加 12 %,台南市增加 10 %,高雄市增加 9 %,台北市增加 8 %,老化速度令人十分擔憂。
當資深保母走向退休,若沒有年輕新血即時加入,可預期 5 到 10 年內保母人力將急遽減少,迎來雪崩式的人才斷層。然而,六都家庭結構的主流是雙薪家庭,家外送托需求會持續增加的狀況下,「保母好難找」將是多數家長普遍面臨的困境。現在已經出現「懷孕就要開始找保母」的情形,只怕未來問題更加惡化,變成「找到保母才敢懷孕」的荒謬情況。
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呼籲六都地方政府,除了增加托育補助、降低家長的費用負擔,也千萬不要忽略托育服務供給方面臨人才斷層危機。解決「少子女化」,也要解決「少保母化」。我們尤其建議新北市、台北市、台中市三都,應研擬政策實驗方案,招募新血投入在宅保母業,改善嚴峻的保母人力老化問題。
指標三:公幼時間仍有缺口,不符一般雙薪家庭需求。桃園市最慘!
教育部以補助政策鼓勵各縣市,公立幼兒園全面開辦四點以後及寒暑假的延長服務。而六都兩年來的政策成效詳如表二,乍見之下非常漂亮:
依表二所示,現在九成以上的公幼寒暑假都已經提供服務了。桃園市開辦率甚至接近100%!家長還有甚麼好不滿意的?然而奇怪的是,每當新手家長在網路社群詢問:我是否該抽公幼?我們卻常常看見過來人真誠的建議:「你要有後援,再來抽公幼!」「公幼的寒暑假停托時間很長,而且有不確定性,會害你很難提前規劃小孩托育安排。」
為何如此?原來魔鬼藏在細節裡。六都公幼,表面上擁有九成的寒暑假服務涵蓋率,但實際上的服務天數卻仍然有限。當我們抓出六都所有公幼寒暑假的「服務日數中位數」,才驚覺,小孩讀了公幼,卻因為寒暑假,父母還是要請假很多天。其中桃園市的父母最慘,為了讀公幼,一年甚至可能要請假28天,不能上班。
台中市、高雄市的公幼家長一年只有8天不能送托,尚屬合理。但新北市、台北市、台南市公幼家長,一年有16-18天不能送托,桃園市公幼甚至一年高達28天不能送托!這些「長假」,成為雙薪家庭難以跨越的鴻溝。尤其對新手青年父母來說,工作資歷不長,特休假本來就不多。這讓公立幼兒園對於雙薪就業家庭而言,仍然是「看得到卻很難用上」的服務。
反觀非營利幼兒園,依據《非營利幼兒園實施辦法》第15條,會固定於每學期開學前僅停托5天,並事先公告於年度行事曆。也就是總共一年停托10天,而且日期確定。這樣的透明度與可預測性,導致非營利幼兒園還是一般無後援雙薪家庭的首選,也間接反映出公幼在政策設計上的缺陷,例如寒暑假服務日數仍不足、開學後才公告寒暑假停托日等。種種的不確定性,還是讓青年家長卻步。
更詭異的是,若檢視六都公幼2025年2月的寒假服務時間,會發現即使有服務日,服務時間仍可能只到16:00,無法完整托育到18:00。2025年2月,公幼寒假服務日只到16:00的比例,在新北市為6%、台北市30%、桃園市74%、台中市38%、台南市50%、高雄市36%。
幼兒日間托育服務如果只能到16:00,對於雙薪家庭來說根本派不上用場!其中桃園市的家長最慘,如果桃園市的你想要選擇公幼,除了要先準備好一年請假28天,你有很高的機率(74%!)每逢寒暑假還要每天多請假兩小時,提早接小孩回家。這也難怪無後援家庭,即使有教育部的政策性補助加持,還是不敢讀公幼了。
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呼籲——請六都地方政府盡力把公幼的時間缺口補好補滿!否則公幼招生打不過非營利幼兒園和準公共幼兒園,招生率恐逐年下降,這是白白浪費了公共化教保服務的優質人力與空間資源。其中,我們特別呼籲桃園市政府,應立即提升桃園市公幼今年暑假的服務日數從20天至少到30天,先達到台北市、台南市的水準;並注意寒暑假托育服務可以完整涵蓋16:00-18:00的比例,至少達50%,比照台南市水準。